端午節臨近,泖田中的艾草已經揺曳生姿,生機勃發。我雖久居城區,但也能聞到隱隱約約的艾香。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,葉子呈橢圓形,有香氣,葉面是深綠色,反面生長著濃密的灰白色茸毛。每年大地回春,百草萌發時艾也跟著長苗,一簇簇一叢叢修長身子長滿田野隨處可見。它質樸而平凡,沒有奇特的造型,沒有鮮艷的花朵,也沒有像其他植物那樣嬌滴滴的翠綠,人們所鐘情的只是它鄉村田野中所積蓄的濃烈的芳香,在端午盛夏來臨時與菖蒲一起懸于門楣上驅邪避穢,守護平安。 “艾是個好物事”,我奶奶如是說。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,此話竟出自《孟子》,地處偏僻,缺少藥的鄉村,當然不知道孟子是何許人也,卻熟知“家中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”。大意是艾絨放置越陳治療保健的效果越好。記得每年端午節過后,奶奶把收割來的艾草曬干,捋下葉子。放篾籮里反復揉搓、過篩,將留下細細的艾絨裝進陶瓷罐置在陰涼干燥處。只要鄰舍隔壁誰家的老人皮膚瘙癢,誰家的青壯年皮開肉綻了,用艾絨泡水外清洗就會祛濕止癢康復;誰家孩子受涼驚風、女人小腹冷痛等,就用艾條熏灸。民間還流傳婦人產后和嬰兒用艾水洗澡的風俗,消毒殺菌。就是在夏天晚上納涼,防止蚊蟲叮咬,也點燃一根艾條裊裊婷婷,漂浮在眼前,艾絨燒紅處瞬間便是一抹銀色輕灰,其味細切沉穩,驅趕蚊蟲,睡個好覺。待我長大了才知曉,不是農村里人對艾草的虔誠,而是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的科學。 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時,給生產隊看鴨算得上是比較清閑的活,時間短暫,一旦肉鴨出售活就完成了。但在看鴨過程中,邊趕著鴨子邊可以在蠶豆菜花叢中看書,還可以收割到艾草,一天下來有兩大捆,用繩捆扎后擔回家放在場地上曬干,為奶奶制作艾絨派用場,這算得上是一舉多得的事。 看著堆放在場地上不起眼的艾草,實乃一種很內斂的草,外柔內剛,聯想到宋代文豪蘇軾曾描寫過艾草,說它雖不是主角,但與蘭相生相伴,有蘭的地方常會伴生艾,并詩云:“春蘭如美人,不采羞自獻。時聞風露香,蓬艾深不見。”言下之意,是艾掩蓋了蘭。殊不知艾在民間也是名氣過人,盡人皆知。艾性味辛、苦、溫,歸肝脾腎三位,有溫經止血的療效。 艾草不只屬于端午節,也不僅屬于民間,艾草還屬于《詩經》,屬于《史記》,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見,如三歲兮”,那采集艾草的人,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! 艾草雖不名貴,也不罕見,是真正屬于平民百姓的草,它的根深深扎在民間,扎在深厚的文化土壤里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- Oct 16 Wed 2024 01:43
一個人走著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